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旅游资源数量繁多,类型丰富,主要有:宗教文化资源有召庙文化:呼和浩特市曾因召庙文化繁荣而有“召城”之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即是其写照。主要有大召寺、五塔寺、小召牌楼、席力图召、乌素图召、乃莫齐召、巧儿齐召等。汉传佛庙文化:目前正在整修扩建中的观音庙、千手千眼观音院。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会位于该区通顺西街。大召是塞外著名的古刹。其南数十米的玉泉井亦为闻名遐迩的名胜。大召及近在二、三百米的财神庙、费公祠(均在大召之南的玉泉二巷),经常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唱戏敬神,庙会连台。届时,大召一带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种集宗教内容、游玩娱乐和商贸集市于一体的活动给这里带来了繁荣。 玉泉井与大召相辅相成。它不仅有“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更以甘甜的泉水著称于世,被赞颂为“九边第一泉”。商贾视玉泉井为宝地,环其左右建起一座座茶楼、酒肆和各行各业的铺面。他们“绕泉思源”,多家字号冠有“泉”、“源”二字。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了商业贸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带,已经市井繁华,店铺林立,大召与玉泉区井之间的广场上,布满了小摊。销售的货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从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杂货,应有尽有。还有一处处杂耍摊,艺人们的吆喝声与叮咚的锣鼓声,不绝于耳,就好像当年开封大相国寺一般繁盛热闹。大召往南,正对召门,原称大召街,后冠以方位,叫做大召前街。召门至街的南口,直线距离约350米。但在街的北端,以玉泉井为中心,形成一个三角形街心岛,使街道成了奇特的“Y”字形。这条街的街面宽度6—7米。两侧以商业门脸为主,兼有一个个居民小院的门楼。
大召前街有茶馆、饭馆、烧卖馆、布店、药店、面铺、杂货铺等数十家。其中,不乏著名字号。德泰玉药庄、荣升源、庆荣源烧卖馆等店铺,紧傍玉泉井,顾客盈门,经久不衰。大召往西是通顺街。在这繁华热闹的通顺街中部,有个地方叫“人市儿”。它是民间的称谓,不是正式命名的地名,所以谁也说不清楚它的东起西至、南达北到的四至界线。反正,通顺街与通顺南、北街相交的十字一带被泛称为“人市儿”。尽管不是正式地名,却代代相传尽人皆知。确切点说,那里是买卖劳动力的市场。旧时,那一带是雇用长短工和丫环、老妈子(保姆)的地方。每天出卖劳力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站满街头;雇请民工的,巡视端详着这些人;还有些搞中介的人穿梭在人群中,一片嘈杂。买卖人口的事也时有发生,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年,绥远(内蒙古中部地区)遭受特大旱灾,寸草不长,颗粒无收。灾区人民为了逃活命,成群的饥民拖儿带女,涌进呼和浩特城,找不到营生,讨要无门,为了活命,卖儿卖女的悲剧就发生了。卖者背上或者头发上插草为记,跪或站于街头。多是山西、河北等地的人来买,以粮食或钞票换取。御马刨地,涌现灵泉,其水滋养着这块土地,养育着一方人民,这里人杰地灵。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在此留下过印迹。在这里,帝王将相,大展才干;文人墨客,吟咏唱和;壮士豪杰,感天动地。他们有的长期居留,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过贡献;有的过往匆匆,却留下了宝贵的文物都留下过动人的故事。通常,寺庙、祠堂里供的是神话传说的人物,或影响巨大、已经逝去的历史真人,供活人的比较少。家祠,也只供故去的先人。 在呼和浩特,却有一座供奉活人的小庙,叫费公祠,即“费襄壮公祠”,它坐落在今玉泉区大召前街东侧的玉泉二巷。民间也叫它“白大将军庙”或“白大将军祠堂”。它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是一处小四合院,有正殿、厢房和耳房。殿内主供费大将军——费扬古。当年建祠时,他年过五十,刚刚从呼和浩特调回京师,还健在人间。费扬古,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贵族出身,生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他曾经驻防归化城,费扬古英勇善战,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驻防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前身)时,留下不少传说故事。费扬古驻防归化城,立即加强了社会治安工作。原先,有些当地兵丁出入街巷店铺时,强行索要商店摊贩的货物,还常常打骂侮辱买卖人。为制止这种不良行为,便在大街小巷广泛张贴布告、公布纪律,声明如有违犯者,将严惩不贷。在扫除恶习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扰乱社会的势力。从而,使呼和浩特出现了社会秩序稳定,四方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得到老百姓的欢迎。人们以爵位称其为“伯大将军”。本地人把“伯”读作“bai”,久而久之就成了“白大将军”。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开始,一些行社、商号就到庙中祭祀,同时举办庙会。届时,卖小吃喝的、耍小玩艺的、做小买卖的、进香的香客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时过境迁,数十年前停止了祭祀活动,停办了庙会,庙宇逐浙荒圯,改作民居。如今,那里仅存正殿三间和两侧厢房各三间。但是,关于这座祠堂和被供奉者的故事还在流传。传讲中透露出了人们希冀社会安宁、生活幸福的心愿。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卒后谥“文正”。他是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还担任过《四库全书》正总裁,深得乾隆皇帝的信赖。身后留有《刘文正集》。
近年,戏说乾隆中的刘墉是他的儿子,也曾经官位高达东阁大学士。小说《刘公案》中的主人公“刘罗锅子”,指的就是刘墉。刘统勋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直声震朝野”。他来过呼和浩特,留下许多传说,还有一个手抄本《刘大人私访归化城》,讲述着他的故事。民间传说,他来到玉泉区小召前,被人们认出是“刘青天”,告状鸣冤的人跪满半条街,于是此街被叫成“半道街”(即今天的小召前街)。当年归化城理事同知并且护任归绥兵备道的普喜,砍伐销售乌拉山的国有林木,谋取私利。他还用五千两银子贿赂了绥远城将军保德。这位昏庸的一品封疆大吏,拿人的手短,任凭普喜胡来,充耳不闻。后来有些风声,普喜做贼心虚,连忙上了一道奏折,举报保德通过绥远城粮饷府同知呼世图贪污粮饷的事。企图以此转移视线,掩盖自己偷伐林木之事。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朝廷接到普喜的折子,钦命刘统勋会同山西巡抚塔永宁查处保德与呼世图案。为了查清真相,刘统勋没有前呼后拥地去太原找塔永宁,而是轻装简从地化装成商人,直奔归化城去私访。这位过花甲的老人,一路饱经风霜劳顿,来到呼和浩特。他住在大南街的“东升店”,走街串巷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经过艰苦私访,他不仅查清了保德和呼世图的罪行,得知普喜并不是诬告。还查出普喜行贿和私砍国有林木的犯罪事实,以及恶人先告状的劣行。经过调查了解,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他才南下太原。他会同巡抚塔永宁,鸣锣开道,大张旗鼓地再次来到呼和浩特。他们在将军衙署审理了案件。保德、普喜、呼世图在铁证如山的面前,目瞪口呆,只好承认了罪行。经申报朝廷批准后,三个人都被判处了死刑。刘统勋查办呼和浩特新、旧两城高官大吏,如此神速,震惊朝野,传为佳话。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法国入华遣使会会士),1839年离开法国来中国。在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与另外一名法国传教士,进行了一次跨国旅行。在中国期间,他们曾经在呼和浩特逗留过五天。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古伯察神父在巴黎发表了名为《鞑靼西藏旅行记》的书,讲述了他们在旅途中的见闻。其中详细地介绍了呼和浩特,使欧洲人知道了这块地。
乌兰夫一生中多次来过玉泉区,与土默特学校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冯玉祥在1925年出任西北边防督办时,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使呼和浩特出现了一派新气象。他还捐款办了些慈善机构,其中很多在今玉泉区境内。吉鸿昌将军1925年来到呼和浩特,曾任绥远警务处处长。任内整顿社会治安,剿除匪患,禁种罂粟,修筑蜈蚣坝公路……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著名的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9年曾经来内蒙古考察过四个月,他不仅到过今天玉泉区境内,还撰文对当时的一些情况做了详细的记述。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的记者萧乾,也曾经两次来过呼和浩特。历百余年变迁,如今大召一带街市风韵犹存。它是全市唯一保留旧貌的传统商业区,被誉为“明清一条街”。它既有往日的辉煌,更有今天的风采。近年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保护历史遗产,建设文化名城,玉泉区投资千万,大举修缮了这片古老的商业区。他们拓展了大召广场,使狭束拥挤的召前豁然开朗,突显出大召的辉煌。召前的广场、西去的通顺街和拓宽取直的东夹道,一反沥青铺面的作法,新镶砌的青石路面,古朴典雅,与老街建筑相辉相映,更加协调。街道的旧建筑,依照原样,采用传统工艺、修旧如“旧”(式样),整葺一新。通顺街东口新矗立起的牌楼,格外醒目。“塞上老街”四个大字,牵动着您的脚步,使您不由自主地向那里走去。尤其这两年,文化古董业看好这条呼和浩特仅存的传统商业街,纷纷入驻,提高着这条街的文化品味。店铺里,金银铜铁、玉器古玩、应有尽有。其中,红太阳博物馆、佛像博物馆、古铜镜博物馆、草原马具博物等,各具特色,吸引着八方游客。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3年)阿拉坦汗仿元大都在土默川上建筑了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城池,库库和屯。这就是现在的“塞上老街(通顺街)”旅游景区。库库和屯,蒙古语:“呼和浩特”,汉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6年)明朝廷赐名“归化城”。归化城,又称作“旧城”,就是现在的玉泉区。旧城初建时,城周仅二华里,城墙高三丈,有南北两个城门。清代康熙三十三年,在旧城南增建外城,原来的两座城门增为四座。东门“承恩”、西门“柔远”、南门“归化”、北门“建威”。归化城重修后,广建召庙,市井商业老字号,通顺街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