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范管理,构筑社区党建新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由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等协调机构,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为纽带,协调驻区单位,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和辖区单位的资源共享。如,清泉街社区积极与驻区单位协调解决了社区活动中心,并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图书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经与驻区单位多方联系,在社区内为残疾人设立了无障碍设施,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石东路街道办事处协调9家驻区单位出资1.5万元帮扶8名特困生。
二是建立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机制。我们根据社区党员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增强了社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主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组织他们参加基层党校的定期培训学习,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并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积极发挥他们的“余热”,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二是对流动党员,以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为契机,加强同他们联系,对他们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函学。三是对下岗职工党员,各党支部在组织下岗职工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的同时还积极对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向他们提供就业和致富信息,现已推荐就业岗位达200余个,再就业率达90%。
三是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力度,提高广大党员拒腐防变的能力。健全并完善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党员诫勉制度》、《各类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努力从制度上明确党员的职责、规范党员的言行,提高党员的自我约束力。
(五)以结对共建为契机,加强社区建设。结对共建开展以来,参与我区结对共建的自治区直属机关和市直属机关的共建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人才、信息、资金、政策优势,多形式参与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品和资金改善结对社区的办公条件、硬件设施;帮助结对社区贫困家庭和贫困大学生。截止目前,各结对单位为社区解决办公用房6处,累计为社区提供电脑26台、打印机10台、复印机3台、电视机2台、办公桌椅、卷柜、纸、笔等其它办公用品以及垃圾车1辆、装载机1台;累计为26个社区帮扶634户困难户和137名贫困学生,消除22户零就业家庭;同时还为我区5个“爱心超市”捐赠8000余件衣物,价值10万余元的米、面、油、肉等生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