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达3.4%。先后形成了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动漫产业等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成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软件评测等18个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先后制定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鼓励设立研发机构等10多项扶持政策,启动实施“科技跨越计划”、领军人才创业工程、310工程,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
(七)重视机制创新
一是“小政府、大社会”。园区编制实施了68项新的管理规章和实施细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一站式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建立了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和全新的运行体制机制。
二是行政和技术脱钩。园区实现行政决策与技术管理脱钩。技术管理的整个数据流程、技术标准自成体系,不受行政部门制约。所有项目从立项、报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所有资料全部汇集在一个信息平台。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园区建立“公积金”制度,在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减少员工收入的前提下,一揽子解决员工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多项社会保障。
四是完善人力资源建设。园区设立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制定多项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管理模式,建立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按照产业布局设置专业,促进了学院以企业需要为办学目标的模式,为园区培养了适销对路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