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致力惠民利民,是群众生活大幅改善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实事,累计承诺的50件实事全部落实。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2.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为40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近1800万元。2008年起,陆续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1174万元,为7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金1049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为3421名城镇居民报销医疗费1417万元,将1430名“五七工”纳入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稳步开展,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检查验收,安置退役士兵137人,发放抚恤补助慰问金1245万元、义务兵优待金261万元,并圆满完成了征兵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建设。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五年实现五次提标。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30元,基本实现翻番;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元,是2007年的2.5倍。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9亿元,惠及居民近21万人次。为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86.7万元。孤儿、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落实到位,2010年以来共发放资金88.2万元。发放各类救灾救助金1654万元,确保了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422套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廉租房和1596万元廉租房货币补贴全部发放到位,使4368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的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荣获“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和“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
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区41个社区中已有38个办公活动场所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1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确保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公开招考160名大学毕业生,充实了社区干部队伍,健全了三级公共服务体系,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投资1.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54个,惠及群众10万余人,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其中对新玉小区、兴隆小区等40个小区进行了供热管网改造,彻底解决了近3万人多年的采暖问题。
——过去五年,致力全面发展,是各项事业喜获丰收的五年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投入4.77亿元,新建了六中、通顺街小学等8所中小学教学楼,对三十七中、五塔东街小学等13所城区学校和十二中、西菜园小学等4所农区学校教学楼进行了加固,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城区学校基本实现了操场塑胶化。收购了原呼市传媒学院和原工读学校,协调一职旧校区划归我区,新增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座位5000个,极大地充实了我区的教育资源。投资670万元深入实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城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全面普及。公开招录教师238名,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率连续五年增长11%以上。
科技文体工作有效加强。我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大,投入科学技术专项资金1860万元,对设施农业、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给予了重点支持,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各类文体活动500余场次、农村电影放映2000多场次。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累计投入2681万元,新建改建2所卫生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在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病床8张。圆满完成了“创卫”任务,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工作深入推进。
人口和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计划生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了优生促进工程,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建设。建成1450平方米的计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了我区的计生服务水平。先后获得“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流动人口工作先进集体”等7项荣誉。
社会局面更加稳定。积极高效开展矛盾化解、积案化解“百日攻坚”及领导干部大走访等活动,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群众上访现象明显减少,特别是十八大期间未发生越级非正常上访事件,为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良好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五五”普法等重点工作。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高效落实。重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审计、人防、档案、物价、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五年,致力服务创新,是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区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全力履行职责,确保工作实效。一是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了政府职权阳光运行。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上会研究、集体审议,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二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首府服务提升年”活动,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加强内部管理,政府机关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制定政府领导和组成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责任书,行政执行力不断强化。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活力逐步增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1800平方米的市民服务中心,可办理行政审批87项,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专门成立了土地储备及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用地、规划、土地整理、法律咨询等专项服务,加快了各类建设项目的实施进程。三是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政府领导联系基层、信访接待日等制度,开通区政府热线,了解群众需求,为民排忧解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大了对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资金投入的监管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廉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是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靠的是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靠的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区部队、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玉泉区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扩张总量,调优结构,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二是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三是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集中力量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四是始终坚持把团结实干作为第一保障,用团结凝聚人心,以实干推动发展,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这既是我们以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即将过去的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今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农业。农牧业“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投入4000余万元,在密密板村和达赖庄村完成1000亩高效节能温室建设,是前四年的总和。投入600万元,在民案村和班定营村分别建成3000头和1500头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新增奶牛3000头。在西地村、贾家营村打造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二是抓服务业。“两街一圈”建设顺利启动,完成了北门城楼、道台衙门的前期基础工程;启动了席力图召、大盛魁周边的改造,使大召广场、席力图召广场遥相呼应,大召区块规模进一步扩大;占地5500亩的兴盛综合物流园区完成项目总体规划。三是抓工业。新建工业项目9项,续建项目4项。总投资1.4亿元的惠华食品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投产。总投资1.3亿元的银河药业细菌疫苗项目,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瑞泰医疗器械、鑫亿消防、天晨科技、雪绒花羊绒制品、蒙萃源食品等项目正在加紧办理相关手续。四是抓城建。加大城市拆迁改造力度,重点对五里营、南八里庄、小黑河、范家营等13个城中村进行改造,已完成拆迁量237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拆迁量过半,达到23万平方米。实施了西出城口综合改造,23条市政道路的征拆工作基本完成,法院东规划路、石南路、湿地公园北路等市政道路已具备路面施工条件。五是抓民生。在新建、续建项目中,配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57处,面积近8万平方米,年内可投入使用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用房5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展开。积极应对“7·26”特大洪灾,紧急转移近万人,加固河堤8公里,彻底清理河道内行洪障碍物万余立方米,发放救灾资金470万元,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招聘卫生工作人员12人,招录教师63名。新建达赖庄小学、民族幼儿园等4所学校。续建学校5所,其中二十六中、百什户民族小学和牛场学校已投入使用。投资1200万元,完成“两馆”主体建设。为年满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92.5万元。全区50个行政村“两委”换届和4个行政村“村改居”工作顺利完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可用财力较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工业产业发展链条不长,园区高科技、高附加值、规模以上企业不多。三是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任务依然艰巨。四是事关民生的就业、保障、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尽完善。五是个别部门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一定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未来五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玉泉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纵观全局,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稳中求进”的基调已经明确。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优势胜于劣势。从宏观政策看,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以及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利好政策的深入实施,为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从区域环境看,玉泉区地处呼包鄂经济圈腹地和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的重要节点,为我区快速融入“沿黄沿线”经济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自身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努力,围绕“工贸旅游文化强区”战略定位,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情的发展道路,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未来五年,玉泉区将进入发展方式深入转型期、社会文明高度提升期、民生福祉大幅增进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的目标要求,全面实施“1223”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强区、文化旅游大区、商贸物流名区、宜居宜业新区。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到201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实现四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0亿元。
达到三个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3‰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内。
确保两个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本着“五个坚持”,重点抓好“五个着力”:
(一)坚持“1223”工程,着力建设商贸旅游文化大区。
建设“一圈”:依托锡林南路沿线两侧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引进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和专营店落户,高起点打造地标性建筑,营造浓厚商业氛围,增强商业拉动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建成首府新的“黄金商业圈”。
构筑“两街”: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标,合理整合大召区块旅游资源,修缮维护历史遗存,充分挖掘大召、席力图召、观音寺、五塔寺等名胜古迹的历史内涵,积极推动塞上老街西线拓展工程,建成彰显首府历史名城底蕴的“精品历史街区”;大力弘扬我区传统民族文化,引入文化创意、动漫制作等新兴文化产业,在大东街沿线、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周边,建成蒙元文化、召庙文化、旅蒙商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融合的“精品文化街区”。
做大“两带”:依托大南大北街、昭君路沿线的丰富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历史文化游、民族特色游和生态观光游等多类型现代旅游项目,建设现代休闲观光农家游示范区,扩大“黄金旅游带”品牌影响力;借助南二环路两侧综合改造,做大汽车交易、家居建材、五金机电、食品流通等专业化市场,建设西北地区品类全、档次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商贸物流集散带”。
打造“三河”:坚持人文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以大黑河、小黑河、扎达盖河周边项目开发和河道综合治理为依托,统一河道两岸建筑风格,形成三条全市独具特色的景观长廊,构筑集养生旅游、商业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滨河休闲景观区。
(二)坚持固本强基,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推动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以设施农业、奶牛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建设以特色效益为核心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加强防汛工作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灾情、疫情,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贯彻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二环路周边整村改造为示范,继续做好“村改居”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三)坚持工业主导,着力发展新型工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技改升级和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集聚能力。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企业扶持计划,做大做强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支柱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裕隆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使之成为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加快现代化城区建设步伐。按照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区,改造完善中心城区。打通区域市政道路,理清城市发展脉络,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促进西南片区快速发展。以“三河”周边为新区建设的主战场,高品位实施园林绿化,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商务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新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高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综合整治,将专业化管理逐步向社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延伸。全面推广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市容环卫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问民情、顺民意、保民安,实施一大批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育名师、创建名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养老、医疗、困难救助等各项保障全覆盖。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做好编制、物价、民族、宗教、档案、人防、双拥、红十字、残联等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