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记者乘车离开呼和浩特市城区,向西南方向驶去,汽车兜兜转转开了20多公里,在一个村庄前停下。村前是一排砖瓦房,村中间一条水泥路直通远方,远处是一排杨树,遮蔽了视线,看不到尽头。偌大一个村庄却看不到几个人,显得分外静谧。村口的蓝牌子提醒,这就是民案村,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
民案村属于玉泉区小黑河镇,地理位置与土左旗白庙子镇相邻。据村委会主任云胜利介绍,该村共有37户112人,九成以上是蒙古族,村庄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村名由来说法不一
民案村,古时亦作民安、民岸或明暗,对于村名的由来,当地人说法并不统一。很多人都仅从字面上理解,在蒙古语里,民案的意思为千户或一千,千户是官名,所以民案村简单来理解就是千户居住的地方。
云成龙是土生土长的民案村人,退休以后在家陪伴母亲,闲暇时也研究一些村史。云成龙打开一本记录家族渊源的册子,上面记载:“明暗是阿勒坦汗之孙辛格都隆汗末子,排行十四,封地千户,又称明暗台吉。”按照该记载,民案村应该是以人名得地名,民案村的祖先,很可能就是阿勒坦汗重孙明暗台吉。
据村里老人回忆,过去村子其实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往西不到1公里的地方,后来可能因为房后有大黑河经过,在雨季大黑河常发生洪水泛滥,导致房屋倒塌,清朝早期就逐步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所以,也有人认为,村子搬迁后,可以安居,就得名“民安村”。
“时过境迁,官名说、人名说,或者仅仅是百姓安居的字面解民安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谁也无法断言。”民案村老支书云成林告诉记者。
村口大钟见证百年沧桑
“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让民案村的历史有迹可循的,是如今尚存的一口铸铁大钟。记者在村里一户无人居住的民居中,见到了这口大钟。这口钟高约0.8米,下口直径约0.5米,重约100公斤。仔细端详钟体,钟上铭文清晰可见,从铭文中可以看出,这口钟是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随建成的龙王庙一起铸造的,建庙铸钟的是前民安村的把读赖、扎拉芬、登不愣、塔宾泰、哈令丹巴5户人家,上面还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铭文落款:“道光十八年八月吉日,归化城万义炉铸钟一口”。
今年67岁的云补仲回忆说:“这口钟一直挂在村口的龙王庙里,至于龙王庙是哪年建的,当时村里最老的人也不知道,只有铸钟上记录是道光十三年建庙铸钟。1958年,有人为了用砖,要把龙王庙拆掉,当时很多人反对,但后来庙还是被拆了,只留下这口钟,一直保存到现在,算下来,这口钟有180年的历史了。”
据介绍,铸钟的5个人名,分别代表着5户人家。因为村口大钟上的记录,村民寻根访祖便有了寄托,而据考证,一直到1950年前,民案村也只有这5大户人,外加一个女婿户,分成14小户共计76人,他们居住在同一排土坯房内。
顶戴花翎已成往事
提起村里的历史,村民巴引娣给记者拿出一个圆盒样式的老物件,上面散发出浓烈的饲料味。村民证实,几年前,这个圆盒里还装着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搬家的时候我把里面的东西扔了,就剩下这个盒子没舍得扔,说装点东西。”巴引娣告诉记者,她口中所说的装东西,其实就是用这个盒子喂牲口。
村里相传,巴引娣的丈夫云高小的祖上,曾为负责重新分配土地的钦差大臣当过类似秘书的官员,当时荣耀一时,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位钦差大臣的秘书“连娶媳妇都是坐着轿子直接去戏台挑的”。如今,巴引娣和云高小组成的家庭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只是家里还留存着一些瓷盘、瓷壶之类的老物件,记录了家族的历史。
古村老屋展新颜
几百年的历史唏嘘未止,民案村如今早已换新颜,当年的土坯房早就变成了砖瓦房。早在1990年,民案村就完成了电网改造,村民全部喝上了自来水,全村的道路也逐渐完成了硬化,后来又安上了路灯。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还享受上了敬老金,村民实现了应保尽保。
对于未来,云胜利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在发展产业方面,应当加大科技知识的培训,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养殖,发展的主要产业是肉羊养殖,同时发展种养殖观光、农家乐接待。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要争取创建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村级公共场所,让村民能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生活。”(记者王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