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
|
玉泉区新闻网
14-12-19 16:5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
|
近代以来,我国学人多以西文“justice”一词为基础谈论“正义”问题,大量引进西方的“正义”理论,许多社会问题的论述也以此为依据而展开。殊不知,我国的“正义”学说更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
早在尧舜时代,“义”就已经是人们谈到的重要命题。后来,“义”作为“五常”之一,又成为极其重要的道德范畴。在我国的早期论述中,“义”就有“正义”的意义,《中庸》说:“义者,宜也。”“义”一定正,不正何“义”?所以《墨子·天志下》说:“义者,正也。”“义”包涵人之行为的正当与公正,也包涵社会制度评判上的合宜与公平。认真对比分析,不仅西人“正义论”的基本内容尽在其中,而且意涵更加丰富。
首先,正义是天下和谐、和顺的前提。人类文明的普遍法则与基本价值在于公平和正义,它首先表现为社会秩序上的和谐与和顺。孔子、儒家追求“天下为公”,“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唯公然后可正天下”。“义”意味着“公”,我们今天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以“公义”和“正义”为前提。人人“讲信修睦”,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孔子家语·礼运》),这是历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只有安定才能前进,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天地位”才能“万物育”,《墨子·天志中》说:“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荀子·赋篇》说:“行义以正,事业以成。”贾谊《新书·威不信》也说:“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义”是历代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第二,正义是人之为人的社会性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学说,其突出特色在于思索人性与人的价值,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儒家特别关注与“人情”相对的“人义”。所谓为人之“义”,无非是要求人们行为合乎道义,遵守礼义,即所谓“强而义”(《尚书·皋陶谟》)、“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尚书·仲虺之诰》)。当“义”与“利”冲突时,要“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在个人修为方面,要明理正心,推延亲情,放大善性,循道而行,以“止于至善”。我国历代士人道义为先的价值取向、舍生取义的大丈夫精神,影响既深且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三,正义是社会伦理中的责任担当。“义”的内涵规定性要求社会成员“轨于正义”(《史记·游侠列传》),遵守人伦秩序。解决了基本的“人之为人”的问题,还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殷商鼎革之际,姜太公告周文王以“至道之言”,说“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六韬·明传》),无论提升国家治理境界还是个人成长,“义”都是要认真强调的道德人伦责任。孔子儒家主张为人处事要符合“中道”,“中”首先是其思维或行为的正当性、合宜性,它要求人们认真把握“人心”和“道心”的统一,思考“人欲”和“天理”的平衡,这便是处事之“中”的问题。这个“中”一定要合乎“义”的要求。作为社会角色主体,人应有履行社会义务的自觉性、能动性。
通过对我国传统“正义”观的梳理看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一定是崇尚正义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度里,社会成员应按照个人的社会角色自觉修行,善养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爱国敬业,信义至上,不偏不颇。正义是诚信之本、友善之根,在弘扬民族精神和重塑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人们要遵循正义性原则,富于奉献精神,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使义利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社会公平与公正得以维护。
|
[责任编辑:
张继春
] |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