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花园里,老人们茶余饭后乘凉、健身散步,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活动室里老人们打牌聊天、看报读书,园区里各项配套设施齐全还新增了监控设施,这里的老人住的安全又舒心,而这个“夕阳红养老院”创办人自己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
李桂兰,一位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的平凡女性,生活中她总是满面笑容,是带给老人们欢乐的一位好院长。对于自己的“事业”李桂兰说:“没有这些老人过去的打拼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你们看着每天做这些挺麻烦,但这就是人生。”
“老人们开心我就满意了”
为开养老院潜心学习三年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创办于2006年,是隶属于呼市玉泉区民政局的民营非营利性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55公里处,占地面积27亩,建有两栋老年公寓,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150个标准间,330张床位。现已入住老人260位,拥有食堂、医疗室活动室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呼和浩特市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的养老院。通过多年的逐步发展,养老院得到了养老人和家属、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也先后被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老龄委评为“自治区首届敬老孝星荣誉称号”、“全国敬老文明号”、“自治区先进民办养老院”,并于2015年5月被评为呼和浩特市“最美青城人”荣誉称号。
金河夕阳红康乐园至今建园已走过9个年头,但这9年对李桂兰来说却极不平凡,“挨过穷,受过累,遭过罪,吃过苦”,正是她一步一个脚印才将夕阳红康乐园发展至今。
在家中,李桂兰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为家中挑大梁,这也让她养成了独立、自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她下过乡在国企当过工人,四十岁时因企业转制下岗,要强的李桂兰用自己的积蓄搞起了运输,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生意还算不错,但她却清楚这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偶然一次到公园晨练,李桂兰看到许多老人聚集在这里,想起自己常年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家中老人,千方百计想要照顾好他们却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李桂兰想到:“现在孩子们工作繁忙,家里的老人们生活谁来照顾?”想到这些,李桂兰便萌生出“开一家养老院”的念头。
李桂兰从小与奶奶一起生活,结婚后又与婆婆住在一起,她喜欢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开养老院正是她的兴趣所在。但是怎么开却成为一大难题,李桂兰思索之后决定到全国最先进的地方去“取经”。她联系了上海的一家养老院,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年,从清洁工、服务员、护理员、管理人员一步步学习,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这三年李桂兰“吃了很多苦,也哭了无数次”。“那时候也想过退缩,每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房门,看到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看到他们渴求关爱的眼神,想到要把上海先进经验带回内蒙的使命,我就又一次坚定下来。”
在上海的3年时间里,李桂兰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老年人生活的日常照理,心理疏导、与家属的沟通到养老院的经营管理。她觉得自己的羽翼日渐丰满,返回内蒙、学以致用的时候到了。而上海的养老院为了留住她提出的高薪聘请也被她婉言谢绝了,“我要把先进的经验带回到我的故乡,那里更需要我。”
2006年5月,李桂兰回到了她的家乡一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始筹办自己的养老院。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手的情况下,她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加入进来,把自己的住房卖掉,四处筹措启动资金,用所筹集起来的钱盖起了4000平方米的楼房。2006年11月8日,呼和浩特市金河夕阳红康乐园开业。
身兼数职坚持三年
创院初期,康乐园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客源。为了宣传推广康乐园,李桂兰印制了很多宣传资料在呼和浩特市各个小区派送,希望让人们了解并接受这种养老模式。在开院一个星期后金河夕阳红康乐园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入住的老人。当时康乐园的收费标准定为400元,除去老人的餐费后李桂兰还得贴钱给工人发工资。
起初康乐园人手缺乏,李桂兰只能一人身兼数职:早晨5点到7点是采购员;7点半到9点是医生;9点到11点是服务员;11点到12点是厨师;12点到14点开始查房;14点到18点是财务人员、院长。每天这么多“角色”转换,李桂兰常常工作到半夜才回家。“有一次我回家都晚上十点了,可我的儿子在家还没吃饭,我只能赶紧给他煮了碗方便面,一边煮我一边哭,觉得太对不起我的家人。有时候我觉得天太短,事情太多,都做不完。”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多,直到2010年,康乐园的形式开始好转,入住的老人多了,院里的工作人员才多了起来。后来院里还聘请了两位副院长,一位管心理咨询,一位管医药与后勤。
为了解决养老院用工难问题,2010年1月,康乐园开始实行工资改革:护工底薪1000元,每年递增100元,每护理一位老人护理费350元。这里的护工有一个特色,聘用的都是夫妻。李桂兰说:“我们这里包吃住,孩子也可以吃住在养老院,这样他们工作就不会分心,可以为老人提供24小时照护,对老人情况也比较了解,责任更加明确,他们对康乐园也会更有归属感。”在金河夕阳红康乐园,每个护工基本上可以护理8位老人,就算是新来的护工,每个月也可以收入3000多元。护工苏喜平说:“李桂兰像一个女儿一样对待每个老人,虽然她是院长但所有护工要做的事她都做,对大家的工作要求很严格,但生活中却很关心我们。”
办一个什么样的养老院一直是李桂兰思考的问题。在硬件设施改善有限的情况下,李桂兰把重点放在了提高软件服务质量上。为了让老人吃的有营养,李桂兰对采购亲自把关,聘请专业的营养师搭配营养膳食,根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饭菜;自学中医,为老人提供拔罐刮痧等中医保健服务;教不会说话的脑梗病人每天数数;每天查房与老人谈心;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动态;定期与家属沟通,将老人的健康与心理情况予以告知。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李桂兰还聘请了专业老师指导老人学习琴棋书画,每天下午组织老人自弹自唱,练习太极拳。
“做儿做女做母亲”
金河夕阳红康乐园虽然是―家民办机构,但是与其他民办养老院相比,却又不太一样:康乐园里不仅有社会老人,还收养了11位孤寡、被遗弃老人,费用由康乐园独立负担。一位被子女遗弃的老人激动地说:“我们的子女不要我们了,我们也不要他们,李桂兰就是我们的亲女儿。”
而这里收养的还不止孤寡老人。2010年6月,金河夕阳红康乐园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就是蒙古族小姑娘其其格。“其其格的奶奶是在2008年住进这里的,她的母亲生下她就离家出走了,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她。爷爷去世后,其其格的父亲再婚,但一次其其格因继母打她便离家出走,来到了我们康乐园。”其其格的父亲曾给李桂兰打来电话,说让小孩在这儿先住几天,然后再接她回家。可没想到,从那以后和她父亲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李桂兰觉得这孩子很可怜,就收养了她,把她当作女儿一样看待。“平时在康乐园里,我可以给她吃给她穿,但上学的问题却让我感觉力不从心。孩子现在连户口都没有,上学、办身份证都很麻烦,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现在我所能做的就是四处托人选择就近中学供孩子继续上学。希望尽早能与孩子的父母联系上,帮孩子把户口落上。”
住在康乐园里其其格很开心,“我喜欢这里,喜欢李阿姨。每天晚上李阿姨都会和我一起睡觉,我很希望有一位像她这样的母亲。”每当别人问起她将来想做什么工作,她就说希望成为一名护士,就可以帮李阿姨照顾更多的老人。
李桂兰经常说:以心带心,就能挽回真心。如今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她对自己投身养老事业的9年中深感“欣慰”:“每一位老爸爸和老妈妈都是一部历史,都有无数个感人的故事。即使再辛苦再累,每当看到他(她)们开心的样子,我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为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而努力,为入院的老人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快乐、舒心地度过每一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我的人生价值就实现了,我无悔今天选择的职业,并将为之努力奋斗。”(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 薛瑾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