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玉泉区新闻网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热线:0471-5103964 投稿邮箱:yqqwxb@163.com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工作 政务公开 民生社区 旅游文化 招商引资 走进玉泉区
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旅游 > 最新动态 正文
大盛魁博物馆:诉说历史 展示文化
玉泉区新闻网    17-01-30 14:46    打印本页    来源: 玉泉区新闻网

  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宣传文明成就的重要标志和窗口。博物馆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融汇生态文明和科技文明,推动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新发展草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内蒙古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以党的政策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场馆建设、免费开放、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产业、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贡献。

  内蒙古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先进文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编者

  大盛魁票号大盛川遗址。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民间的俗语讲述了历时300多年的商号——大盛魁的繁盛。

  在呼和浩特市,有一座以展示大盛魁商号传奇历史的民营博物馆——大盛魁博物馆。

  大盛魁博物馆坐落于玉泉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北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呼和浩特市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区为博物馆和艺术园区,如今已成为呼和浩特的文化名片。

  千余件藏品主题展示,回首辉煌

  大盛魁博物馆馆长张书平说:“现在是冬天,游客少,夏季时,博物馆每天接待游客一二百人。”

  清代风貌的建筑群落雕梁画栋,牌匾上“大盛魁”三个金黄的大字熠熠生辉,朱红色的大门,门前是雕刻精美的看门狮和上马石,一如清代时的深宅大院,彰显着主人不凡的气势与地位。

  “大盛魁这三个字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张书平说,“大,是指规模之大,大盛魁有82家分号;盛,是指事业之盛,鼎盛时期单公积金就有一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才3000万,可以说富可敌国;魁,是指专业之精,它是亚洲最早的二权分立的股份制企业。”

  大盛魁商号号规

  跨入大门,迎面的廊柱有一副对联:步八千里云程披星戴月,集廿二省奇货裕国通商。据张书平介绍,这副对联原件挂在大盛魁总号的大门上,讲述大盛魁经营范围之广、经营货种之全和经营之艰难。博物馆门厅里有仿真动物模型,一峰驮着茶叶的骆驼、一匹背着褡裢的蒙獒犬。骆驼、茶叶、狗,是大盛魁旅蒙贸易的标配。极盛时,大盛魁有骆驼2万峰,蒙獒护卫犬近千头。门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大盛魁商贸图,上面绘制了驼道、京羊道、茶马大道,遍及欧亚大陆。

  博物馆是三进的院子,共有9个场馆,占地1000多平米,每个场馆按不同的主题展示陈列,共有藏品千余件。火枪、棉衣、票据、龙斗、独轮车、戥子秤……从起源到业务范畴,从牌匾、碑文拓片,到生产经营用具,从管理创举到内部培训书籍,一件件展品都讲诉了大盛魁的历史。

  公元十七世纪末,清康熙年间,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在杀虎口建立大盛魁商号,后将总号迁入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大盛魁以放“印票”为主,经营茶叶、牲畜、皮毛、药材、日用百货及票号等业务,贸易网络遍布中蒙俄三国。

  “上到绸缎,下到葱蒜,大盛魁的业务范围很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涉及的。”张书平说,“他们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创立的‘二权分立’的股份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大掌柜负责经营,职业经理人持股分红。”

  大盛魁从创立之初,就创立了以“人力股”(给企业骨干入股)为基础,结合“财神股”(公积金雏形)、“永远身股”(给三位创始人入股)和“狗股”(给建立奇功的狗入股)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堪称亚洲股份制鼻祖。

  “大盛魁的辉煌不仅局限于商业成就。”张书平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盛魁曾帮助中国共产党打通了内蒙古通往俄罗斯的红色交通线。”

  五六年时间走街串巷,艰辛建馆

  张书平指着展柜内的一张烈士证书说:“这是段履庄的,1940年他曾被日本人抓去迫害,被营救出来3天就去世了。1989年,段履庄被追任为革命烈士。”

  段履庄是大盛魁商号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掌柜。为了这个烈士证,张书平没少费心思。他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才见到真品。

  段履庄烈士证书

  从2010年开始,张书平便开始了对大盛魁文物的收集,呼和浩特市的文玩市场、收藏状况他门儿清。走街串巷了五六年,2015年大盛魁博物馆终于建成。

  “这些藏品有些是我们费尽心思买回来的,有些是跟收藏者合作进行展示的。”张书平指着一枚大盛魁总号印,向记者讲诉它的来历。

  马鞍

  2014年7月,张书平收到消息,太原有大盛魁总号印。张书平便和同事开车来到太原,古玩早市、古玩集市、古玩商城、古玩一条街……张书平转遍了太原的古玩市场,没有找到。第二天,他又来到祁县,转了一天,只收到了几本账簿。幸好,祁县有人告诉他,总号印在平遥。张书平又马不停蹄赶到平遥,最终在平遥废弃的古玩市场找到了这枚印。软磨硬泡了好几天,可对方坚决不出售。藏主是做烟标系列收藏的,张书平脑子一转,“呼和浩特有人也搞这个,若我拿烟标来换,说不定有门。”张书平连夜返回呼和浩特市,买了一些烟标拿到平遥,对方感受到张书平的诚意与决心,终于同意置换。这前后总共花了张书平大半个月的时间。

  张书平又指着一件瓷器说:“这是我们名誉馆长张先生的藏品,我们馆展示的有很多都是他个人收藏的藏品。”为建成这个博物馆,解决资金不足以及收藏者没有出售意愿的难题,大家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和收藏者合作,签订合同,“借物展览”。

  “我们馆虽然目前藏品不算多,但我们是在研究文化的基础上来拓展实物,只要我们的方向对了,剩下的只是时间和资金的问题。”张书平说。

  账本

  展馆内三位创始人塑像

  三百载文化系统挖掘,指引未来

  大盛魁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是呼和浩特市教育基地和外宣基地。据张书平介绍,自2015年开馆以来,大盛魁博物馆接待了来自蒙古国、俄罗斯、匈牙利等不少国家的国际友人,匈牙利企业协会主席丹尼尔曾在参观大盛魁博物馆时,表示对大盛魁商号“二权分立”的制度特别欣赏,并佩服财神股的建立。

  张书平说:“展示只是一部分,我们馆主要做的工作是对大盛魁商号精神文化方面的挖掘,不是以物说物,而是有系统的文化引线。我们研究大盛魁为什么强大,并对未来指引方向。”

  博物馆并非张书平个人的,而是公司的。张书平是呼和浩特市富恒房地产公司的职员,据张书平介绍,最初公司的创始人中有几位是大盛魁的后人,他们希望建成一个如大盛魁商号一般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大盛魁集团公司”,发挥大盛魁的品牌效应。虽然集团公司没有建成,但收集大盛魁文物、挖掘大盛魁文化内涵的初衷没有变。

  “敬胜怠以敬立商以商救国,义胜欲以义取利以利济世。”这副对联便是张书平总结的大盛魁商号得以经营近300年的秘诀。

  张书平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盛魁首先是多民族团结的典范,其次它‘二权分立’的股份制企业制度以及跨行业多种经营的方式,都对现代企业具有借鉴意义。所有这些经营管理理念构成了大盛魁的精神文化内涵。”

  茶叶罐

  大盛魁小号天顺泰广告

[责任编辑: 张继春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头条新闻
• 玉泉区:“早、稳、廉”三字方针做好村“两...
•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思维学起来
• “青春创意汇”为青年创造梦想空间
• 运动的孩子最健康 健康的孩子最快乐
• 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举办第三届家长开放日
图片新闻
大盛魁博物馆:诉说历史 展示文化
晚秋野果映日红
部门新闻
• 呼和浩特市推出流浪人员救助卡
• 民警:谁的自行车?请来认领!
• "最美青城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 刘丽萍
• 玉泉区教育局举办学生团校成立暨团课讲座活动
• 玉泉区三家旅游企业入围内蒙古成长企业百强...
大盛魁博物馆:诉说历史 展示文化
专题报道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