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玉泉区新闻网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热线:0471-5103964 投稿邮箱:yqqwxb@163.com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工作 政务公开 民生社区 旅游文化 招商引资 走进玉泉区
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旅游 > 最新动态 正文
淹没在小巷中的弘庆召
玉泉区新闻网    17-02-13 12:15    打印本页    来源: 玉泉区新闻网

  说到有“召城”之称的归化城时,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大召和席力图召,这两座召庙不光规模较大,如今已经成为玉泉区乃至呼和浩特的标志性建筑。但在一共拥有90余座召庙的“召城”中,又有许许多多的召庙被淹没在小巷之中。弘庆召就是归化城众多召庙当中的一座。

  资料图

  一座召庙前面又是另一座召庙,这估计在哪个城市也不容易找到,而这就是归化城召庙的特点:密集和众多,密集到让人惊叹和感概。每当人们从大召寺的庙门前走过时,有谁还会知道,就在这座气势磅礴的庙宇前方还有一座与之规模相近的庙宇呢?估计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老呼市们也不太有这样的把握,因为就算是在现今八九十岁的老人印象中,弘庆召也早已经变成了居民平房了。

  庆幸的是,在政府的保护和复建中,弘庆召又在原址出现了。就在大召寺与观音庙之间,大召前街的路西、南柴火市街的路北。一处院落当中依稀可见一些老旧建筑,老的瓦、老的砖、老的墙,瞬间将人的记忆带到了几十年前。看到那些亲切的砖瓦平房,来来往往的人们也都好奇地驻足。不知是什么时候围起的院墙,院墙外面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弘庆召”三个字。

  据资料记载:弘庆召,清康熙三年,由宁宁呼图克图建立,蒙语称拉布齐召。1667年清廷赐名“弘庆寺”,寺院面积较大,有院落三重和东西仓院。

  在归化城人口最为密集的年代里,许多庙宇年久失修,渐渐被改造成居民住房。就在那个年代,弘庆召的四周,都有居民居住,所以虽然有庙,但却并不引人关注。庙的位置和大召寺一样,坐北朝南,庙门前有一条巷子,穿出去就是南柴火市,而弘庆召庙前的这条巷子正对着观音寺,这条巷子大概有200多米长,所以有些书上记载着弘庆召的具体位置就在“南柴火市街的路北”。

  虽然弘庆召前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小巷,但走来走去,最终走到弘庆召也就到了巷子的尽头,所以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条出不去的死胡同。但是别忘了,弘庆召的房屋后面还有其他居民,这些居民怎么会放弃眼前的近路不走,而偏偏绕路呢?在弘庆召小巷里居住的百姓们,为了进出方便,就在弘庆召的后墙开了几个小门,这些小门平时都是锁着的,需要时才会有人拿钥匙开门,所以虽然是条死胡同,但想从这个巷子穿出去还是没有问题,并且穿出去的道路又会和其他小巷相连。虽然大家知道这里有座庙,但人们早已经把它当作巷子当中的一部分了。

  其中两个小门,一个与南楼巷相通,另一个则与一座大四合院相通。与南楼巷相通的小门钥匙是归弘庆召的居民所有,当时经常在这里玩耍的市民李贵财说:“这个小门是弘庆召巷里一位叫做苏喜平的家人开的,当时苏喜平是罗家营公社的书记,住在弘庆召巷的最里端,也就是住在所谓的弘庆召中,弘庆召很大,有前殿后殿之分,这家人就住在前殿。因为当时他家孩子和我是同学,所以经常借他家的小门穿行,我家就住在南楼巷里,和弘庆召一墙之隔,基本上穿过小门就到家了。后来因为这座小门,有不少人都从弘庆召和南楼巷之间穿越,两条巷子的末端都是居民住户,总被行人穿越,就有了‘穿行院’的名称,当然丢东西的频率也日益增长,几乎我家和喜平家都丢过东西,所以后来这个小门就不经常开了。”

  另一座与四合院相通的小门也是如此,为了方便行走而开,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经常是关闭的,只有特别需要穿行的时候,才会有拿钥匙的出来开门。这个小门一般人不太知道,因为它藏匿在四合院一户人家的炭仓里,只有熟人之间,了解的才能用一用。

  当然了,除了私人开设的小门以外,对于男孩子来讲,翻墙也是一个好办法。所以说,弘庆召巷虽然是死胡同,但却是“四通八达”的。

  因为弘庆召早就有居民居住,所以也没有庙宇的样子了,只有最后一间大殿是空着的,居民居住的同时,还会因为需要在门前搭建一些临时建筑,或者索性增盖房屋,基本上除了最后那座空空的大殿和庙宇的院墙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标志了。

  不过在更加年长者的记忆中还出现过四大天王的塑像。今年86岁的南楼巷的老居民张贵琴讲道:“巷子就是普通的巷子,两边都是土房,住着普通老百姓,但在巷子的末端,有一个石头砌的拱门,拱门很高,好像把巷子隔了一下,感觉过了拱门就到另一处地方一样。拱门里面和外面一样,同样是普通的住户和人家,不过在拱门两侧摆放着四大天王的神像,神像很高大,手里拿着伞、琵琶琴、宝剑之类的东西,怒目圆睁地看着脚下的一切事物。四大天王像的里面有个木门,过了木门就又变成了普通的巷子,两边依旧是普通的居民平房,只有走到最后面的时候才能看到一处院子和院子后面的大殿。大殿很高,是双出水的房檐,用的都是琉璃瓦。如果其他房屋有一层楼高,那么这座大殿就有两层半楼那么高。光是大殿门前的台阶就超过两米,每一个台阶都是石头砌的,很高很大,爬上去都很费劲。上了台阶才能看到大殿里面的样子,但当时这座大殿早已经封闭了。”

  当时市区里还没有多少工厂,当各种工厂建设到各个街道和院落中时,这四大天王神像也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在今年51岁的市民老崔口中,早就不记得四大天王像的影子了:“我小时候在南柴火市小学上学,弘庆召巷的巷口就是小学,从弘庆召穿行很方便,省去了很大一截路,经常翻墙头或走小门。我不记得有四大天王像,倒是记得那个石头的拱门。后面的大殿是空空的,大殿的院子里是个制绳厂,里面有二、三十个工人,每天都在这里搓麻绳。院子很大,有现在大召正殿那么大,两边放着水缸,缸里泡着搓麻绳用的麻,麻是一种植物,用水泡着应该是增加弹性。每天有工人从水缸里取出麻来劈麻,把麻劈成一小条一小条的,再由别的工人开始搓麻。搓麻的时候有个工具,和纺线的纺车那个很像。木头做的,前面有一个木轮,轮子上面带一个铁钩子,下面有一个支架,还连着一个脚踏,人把麻绳的头挂在钩子上,脚下踩着踏板,木轮就开始旋转,麻绳的另一头让人用力拉直,一会儿,粗细不等的麻绳就做好了。做好以后的麻绳还是湿漉漉的,把它们成捆地放在院子里晾晒,等干透了,麻绳也就变得很紧了,用起来特别的结实。”

  除了制绳厂以外,巷子里还有一个小院,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写着“长和廊派出所”,房子的门窗都是玻璃的,当然进进出出的也都是身穿制服的警察。对于小孩子来讲,这样的办公场所并不会引起多大兴趣,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记忆。

  除了巷子里短暂和闪烁的记忆碎片外,更多的是欢乐的游戏声和母亲慈祥又严厉的呼喊声,每当南柴火市小学放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冲进弘庆召巷里,一阵阵呼喊伴随着游戏的展开,骑马打仗,斗牛,斗蛐蛐,弹弹珠,砍板砖,打节靠儿等等游戏,自动分组,自动对决,不需要商量,长久的默契,让这些游戏显得激烈又具有激情。大汗淋漓,并且灰头土脸,但脸上依然是灿烂的微笑。“回家吃饭了”,随着远处的一声呼唤,在另一条巷子里忙着做饭的母亲发出的召唤,此时虽然孩子和母亲分别在不同的巷子里,但一墙之隔的距离足够让声音穿透!听到这个声音,大同学小伙伴们便一哄而散,翻墙头的,走小门的,绕大道的,各自回家吃饭!

  (记者李蒙)

  

[责任编辑: 张继春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头条新闻
• 玉泉区:“早、稳、廉”三字方针做好村“两...
•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思维学起来
• “青春创意汇”为青年创造梦想空间
• 运动的孩子最健康 健康的孩子最快乐
• 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举办第三届家长开放日
图片新闻
淹没在小巷中的弘庆召
晚秋野果映日红
部门新闻
• 呼和浩特市推出流浪人员救助卡
• 民警:谁的自行车?请来认领!
• "最美青城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 刘丽萍
• 玉泉区教育局举办学生团校成立暨团课讲座活动
• 玉泉区三家旅游企业入围内蒙古成长企业百强...
淹没在小巷中的弘庆召
专题报道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