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突泉县司法局探索建立规范涉企行政检查“3333”工作模式

  兴安盟突泉县司法局探索建立“3333”工作模式,有力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落地落实。

  三级联动——守好规范涉企行政

  检查责任田

  县级统筹。成立助企行动专项工作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牵头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下设成员单位17家,统筹调度全县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县司法局牵头推进具体工作。

  战线调度。建立分领域月调度工作机制,由分管县级领导带队,每月组织县司法局、纪委监委等部门,到市监、应急、农牧、文旅等重点执法单位,调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

  部门落实。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纳入各执法单位、乡镇综合执法局重点学习内容,组织班子成员、执法人员进行学习研讨。同时,按照“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突泉县2025年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和各部门2025年行政检查工作计划,合理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和参与部门等。

  三张清单——明确规范涉企行政

  检查任务书

  出台硬核举措清单。联合市监、应急、交通、农牧等重点执法单位,出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举措清单,制定举措16条,内容包括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民营医疗机构“一表通查”等。

  发布反向监督清单。通过突泉县微信公众号,发布《突泉县司法局致全县企业的一封信》,设立监督电话。同时,发布《突泉县司法局助企反向监督清单》,指导企业了解执法主体、人员和程序相关规定,并列举“五个严禁”“八个不得”情形,引导企业对执法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反馈。

  调整权责事项清单。联合县政数局,组织各部门对现有权责事项进行梳理和调整,审核确定7612项行政权力事项,并在政府网站公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

  三重监督——上紧规范涉企行政

  检查安全锁

  深入开展执法监督。组织执法监督股、司法所、社会监督员等到各执法单位、各乡镇开展执法监督,对涉企行政检查记录、执法主体适格性、“三项制度”落实等进行监督检查。

  从严推进执纪监督。联合县纪委监委,注重从信访举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筛查问题线索,重点排查执法单位接受企业馈赠、报酬、福利待遇等违纪情况。同时,纪委监委组织班子成员,“一对一”包联重点执法领域,通过调研督导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

  全面推行检察监督。联合县检察院,积极摸排涉企“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 

  三项服务——搭建规范涉企行政

  检查连心桥

  召开座谈会议。联合县工商联和各执法单位,定期组织企业代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同时,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座谈,对企业反映的合理化建议,充分融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中。

  开展法治体检。组织全县7家律师事务所、2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常态化入企开展公益法治体检,从法律专业角度提出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举办同堂培训。制定涉企执法“同堂培训”计划,设置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企业行政合规指导等课程,邀请县内外执法业务骨干,定期组织各执法单位和重点企业开展同堂培训。

  来源:兴安司法行政

编辑:王新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